欢迎来到彩壳资讯
彩壳资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数码 > 伟杰创新是一家向科创板IPO冲刺的集成电路公司

伟杰创新是一家向科创板IPO冲刺的集成电路公司

日期:2023-10-07 03:57

一家公司的股东名单可以体现其实力。

有这样一家集成电路公司正在向科创板IPO冲刺。股东名单中包括华为、OPPO、vivo、小米、联发科等巨头,着实令人羡慕。

是伟杰创新。

一个有趣的变化是,据记者统计,该公司2017年新三板挂牌时估值达到15亿元,但2020年10月华为等巨头入股时,估值跌至10.35亿元。到2021年3月,公司估值降至10.35亿元。 3月5日,坤威管理入股时,估值飙升至120亿元。

冲刺科创板

6月21日晚,上交所正式受理伟杰创新科创板上市申请。

据伟杰创新招股书(申报稿)显示,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RF前端芯片研发、设计和销售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要为客户提供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产品,同时还供应射频开关芯片、Wi-Fi射频前端模块等集成电路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脑、无线路由器、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各种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终端产品。

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伟杰创新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84亿元、5.81亿元、18.1亿元。近三年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2.4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1亿元、805.34万元、-6.67万元。

信息显示,伟杰创新成立于2010年6月2日,目前,荣秀丽、孙一军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015年12月,伟杰创新在股转系统挂牌,后于2017年3月终止。按照公司退市前定增价计算,公司2017年估值约为15亿元。

据介绍,伟杰创新是国内最早从事射频前端芯片研发和设计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之一,并深度涉足射频功放产品领域。全球市场研究机构CB Insights发布2020年中国芯片设计企业榜单,显示该公司是市场成长性强、产品代表性强、技术稀缺性强的65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之一,4GRF功率放大器出货量位居全国第一,是中国射频功率放大器行业的支柱。

截至2020年底,伟杰创新已获得国内专利23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国际专利14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87项。

本次冲刺IPO,伟杰创新计划募集资金24.87亿元,将用于集成电路生产测试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豪华股东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伟杰创新在登陆科创板之前,已获得华为、OPPO、vivo、小米等巨头的集体青睐,并共同投资。

伟杰创新发行前股权结构显示,Gaintech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8.12%。 Gaintech是联发科投资100%控股的公司。联发科成立于1997年,是全球领先的IC设计制造商之一。

华为、OPPO、vivo、小米等巨头起步已有半年多了。目前,华为子公司哈勃投资持有伟杰创新3.57%的股份,OPPO移动、Vivo移动、小米基金分别持股3.39%、2.61%、1.74%。

资料显示,2020年10月21日,嘉盛、荣秀丽分别与小米基金签约《股份转让协议》;次日,冠泰、荣秀丽分别与OPPO手机、Vivo手机签约《股份转让协议》,天津宇威与哈勃投资签约《股份转让协议》,本次股权转让价格相同,均为18.85元/股。

此外,2021年3月5日,Gaintech分别与文茂开曼、坤威管理签署《股份转让协议》。转让后,坤威管理斥资1.8亿元持有伟杰创新发行前1.50%的股份,成为股东。价格为33.33元/股。

坤威管理与OPPO手机关系密切。招股书显示,两者背后都是广东欧嘉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广东欧嘉控股有限公司持有OPPO手机100%股权。

几大手机巨头也是伟杰创新的重要客户。招股书披露,从2018年开始,伟杰创新已逐步进入小米、OPPO、vivo等领先品牌的供应商名单,并向这些厂商大规模供货。

从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情况来看,vivo移动跻身公司2020年销售前五名客户之列,销售额达1.2亿元。

此外,前五名销售客户中,深圳环盛、华新科为公司向OPPO、小米供货产品的经销商,泰科源为公司与华勤通讯的合作伙伴,龙旗科技经销商、闻泰科技等大型ODM厂商合作时选择。

浮动利润接近11倍

华为等巨头入股不到半年,就已经收获了可观的浮利。

2021年1月18日,荣秀丽将股权转让给张宏、鲍文忠、杜轩。经各方协商,股权转让价格确定为11.96元/股(伟杰创新此前已多次增资扩股)。对应的公司估值为43亿元。

与华为等巨头入股时的10.35亿元估值相比,伟杰创新的估值增长了三倍多。

如果按照2021年3月5日嘉盛向坤威管理转让股份的估值来计算,回报率还会更高。根据交易对价,坤威管理斥资1.8亿元收购伟杰创新1.50%的股份,相应的伟杰创新整体估值已达120亿元。

不到半年时间,华为等巨头利润增长了近11倍。

根据伟杰创新2020年10月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行权的业绩考核目标范围以营业收入为依据。

根据股权激励计划,2021年至2023年,公司层面可行权系数将达到100%,相应考核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3亿美元、4亿美元、6亿美元。按当前汇率估算,分别相当于19.40美元。亿元、25.87亿元、38.80亿元。

上市前估值已达120亿元。如果成功登陆科创板,市场会给予什么估值?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jq

-->